2015-06-29 08:54
本报讯(记者康桂君实习生方雪)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当日,通辽市禁毒委举办了“通辽市禁毒宣传月启动仪式”,通报了全市的禁毒工作情况。目前,全市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已达到1311人。通辽市位处新型毒品蔓延较快地区,吸毒人员显性与隐性比例为1:10左右,全市现有吸毒人员应超过1.3万人,并且遍布全市各旗县市区。
当日,记者就通辽吸毒人群的分布以及对自身和社会造成的危害进行了采访。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当前通辽市吸食人员年龄集中在18岁—35岁之间,占总人数的74.6%,年龄最小的为90后初中生,年轻化趋势明显。 2014年7月5日,科尔沁区公安局清真派出所在对辖区旅店业进行清查时,发现某快捷酒店内于某、吕某、吴某三人神色慌张,有吸毒嫌疑,现场尿液检测显示,全部呈冰毒阳性。经询问得知,三人均为科尔沁区某中学的初中生。 据了解,目前,80%-90%的吸毒人员吸食的毒品为冰毒(含片剂、粉末、液态),而这种新型的合成毒品,对人的情感、认知、行为和思维等具有综合性的损伤,导致精神障碍。多数心智尚不成熟的年轻人往往以为“冰是用来玩儿的,是一种娱乐。”稀里糊涂的成了瘾君子。事实上,冰毒毒性很大,能给大脑造成永久性损害。所谓“一日吸毒、十年戒毒、终生想毒”,沉沦后的他们也想戒掉,却总是无能为力,为了筹毒资,不惜欺骗家人,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究竟什么是新型毒品?警方介绍说,新型毒品大部分是通过人工合成的化学合成类毒品,以致幻剂、兴奋剂为主,像冰毒、k粉、摇头丸等都是典型的合成毒品。 近年来,新型毒品中又增加了一些新“成员”。比如,丧尸粉,又称浴盐,吸食后会产生幻听幻视,进而可能做出一些危害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又比如,学名叫“恰特草”的“阿拉伯茶”,又被称为“东非罂粟”,含有成瘾性精神类药物卡西酮的化学成分。 “新型毒品主要有使人兴奋、抑制或致幻作用,主要是口服或者用鼻吸食。从包装形式上来看,不少的新型毒品以咖啡、果汁、跳跳糖等‘零食’的形式出现,这些新型毒品的口感相对于传统毒品来说,口味更多,甚至有巧克力味、牛奶味等。”据警方介绍,新型合成毒品对大脑神经的摧残将远远超过传统毒品。 因为吸毒,通辽市每年消耗社会财富超过20个亿,不少人因为吸毒倾家荡产。 在科尔沁区做物流运输生意的房某,经济实力雄厚。偶然间与朋友聚会时,听从他人教唆,第一次吸食冰毒,而后一发不可收拾。在短短2年内,挥霍钱财300多万元,2014年9月被通辽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抓获时,仅剩固定资产住房一套,已经不能保证家庭基本温饱问题。 据警方估算,以每名吸毒人员日均吸毒消费超过500元,按1.3万人隐性吸毒人员来计算,全市每年毒品消费则超过20亿元。 让人担忧的是,近年来,因吸食毒品驾驶机动车引发的交通事故也是不断增多。据通辽市交管支队提供数据显示,自2014年以来,因“毒驾”而被吊销驾驶证的就有35人。 6月3日11时许,犯罪嫌疑人时某某驾车行驶至奈曼旗第二殡仪馆门前西侧时,与刘某某驾驶的电动三轮车相撞,造成刘某某当场死亡。交警迅速到达现场并将时某某查获,后对时某某进行了现场尿液检测,尿检结果呈冰毒阳性,时某某也如实供述了自己在2015年6月1日吸食毒品的违法事实。据了解,这是通辽市发生首例“毒驾”交通肇事致人死亡案件。 大量的吸食毒品会损害人的大脑,影响心肺功能,吸毒成瘾一年以上就会产生错觉、幻觉,极可能发生自残、自杀和伤害他人等暴力行为。 2013年,通辽市召开人代会期间,在某国际酒店发生一起劫持人质案,造成一名酒店服务人员轻伤,原因就是科尔沁区李某因冰毒吸毒过量,产生妄想而导致。 “青少年的身心还未发育完全,吸食毒品会严重摧残他们的身心健康。青少年一旦沾上毒,对于家庭来说就是毁灭。”通辽市公安局禁毒支队主要负责人告诉记者,不管是新型毒品还是传统毒品都会损坏青少年的大脑神经细胞,导致神经细胞变性和坏死。青少年吸毒成瘾后,还有可能感染肝炎、艾滋病等各种传染病。 “现在的毒品品种过百种,别说青少年,就算成年人也不一定认识。”警方介绍说,因此青少年要真正远离毒品,除了社会加强青少年禁毒警示教育,青少年本身也要“洁身自好”,比如,不要进入治安复杂的场所,不要盲目攀比盲目追求时尚,一旦遇到无法排解的事端,首先要设法寻找正确的途径去解决,而不能沉溺其中,自暴自弃,更不能借毒解愁。 “看好自家人,管好自家娃!禁毒是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的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警方提醒说,青少年要有警觉意识,比如,谨慎交友,不轻易和陌生人搭讪,不要吃、喝陌生人给的东西;出入娱乐场所,尽量少喝里面提供的饮料,不随便离开座位,离开座位时最好有人看管饮料、食物等。 特别关注
[责任编辑:yfs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