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霍林郭勒市第四小学“美德银行”创建于2009年,“美德银行”仿照了银行的形式,由老师引导学生把自己在学校、社会、家里的优秀美德行为兑换成一定的“美德币”,存入“美德银行”。据该校副校长韩阿古拉介绍:“美德银行个人账户余额各班级每周、每月、每学期都要进行结算,学生在‘美德银行’存款表现情况记入学生个人成长档案袋,作为学生评优、评先、升学德育评定的依据,为了激发学生们的参与积极性,每年学期末学校都会组织一次拍卖会。”
韩阿古拉现在既是学校的政教副校长,也是“美德银行”的副行长,走进他的办公室,记者首先看到了以往每年学校组织拍卖会的现场图片,看着图片中每个学生竞拍时激动的表情,齐刷刷举手竞拍的动作,让人感受到了拍卖会的热闹气氛,记者了解到在拍卖会上学校会为学生们精心准备学习用品、各类书籍或是孩子们喜欢的益智玩具,同学们会根据自己的“美德币”存储情况在拍卖会上拍自己喜欢的物品。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为了增强家长与学校之间的沟通,“美德银行”又增设了家校沟通档案记录,家长用照片和短信的形式记录下孩子在社会、家庭里的美德行为,通过微信群、校讯通的形式反馈给老师,把学校、家庭、社会真正的结合了起来。在家长给老师发过来的图片中,记者看到有的孩子在家里洗碗、有的在为父母捶背、有的在拖地。
“美德银行主题活动的开展在孩子们的稚嫩而纯净的心灵中点燃一盏重孝、礼让、宽容、仁爱的心灯,孩子们懂得了关爱、体验了包容、学会了合作、爱上了读书……这就是我们“美德银行”的魅力所在。韩阿古拉告诉记者。
桑燕飞是六年一班的学生,班主任张雅琴对于她成长的改变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张雅琴回忆说:“桑燕飞刚入学的时候,由于还小,很多时候不知道什么是节俭,饭没吃完就倒掉,写过的本没写完就扔掉。有一天,教室的灯在白天突然被淘气的男孩玩耍时打开了,桑燕飞第一时间去关掉了灯,老师因此给予了她一个节俭币,她从此便学会了节俭,用过的铅笔不到用不了时绝不扔掉,作业本正面使用完反面也一定再用,使得她节俭币越存越多,成为了同学们心中的楷模。”
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霍林郭勒第四小学“美德银行”已经拥有23个分行,850多名“储蓄员”,在校园里,学生逐渐从以前被动的“要我做”变成了主动的“我要做”,美德的种子深植学生们的心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深入学生们的脑海,勤奋、节俭、好学等美好品德之花在校园内处处香飘四溢、沁人心脾。记者李帅
|
|